央广网

[记者调查]遍地开花的果蔬超市凭啥"这样红"

2017-02-28 15:35:00来源:大连日报

   去年以来,我市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,取缔了一批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。最初,一些市民担心买果菜不方便、价格高,但随着一个个水果蔬菜生鲜超市加快布局,这些问题很快得到解决。日前,记者在深入调查发现,这些在居民区周边遍地开花的果蔬生鲜超市,不仅为百姓带来生活便利,也以新的经营模式和销售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。

  扎根居民区 敢打“价格牌”供销有创新

  记者在锦绣居民区、山东路沿线等地调查时发现,每个公交车站附近,就有一至两家果蔬农贸市场或连锁超市。居民小区周边遍布大小不一的果蔬店,基本上形成“10分钟的消费圈”,给百姓带来极大方便。

  记者在某知名果蔬连锁超市了解到,其在大连地区拥有五十余家分店,主要是集中于大型居民区附近,辐射范围十分广泛。由于其最大特点是果蔬新鲜,品种齐全且价格低廉,购买的顾客经常排长队,尤以中老年顾客居多。记者了解到,为了降低商品成本,该连锁超市在商品采购方面多管齐下,扩大采购来源。以苹果为例,他们就采取了承包果园、对接第三方商贸公司、对接农村合作社等多种形式进行采购,重点以果品质量和价格优势为主要参考条件。针对应季不易存放的水果蔬菜,则主要以第三方供货为主,尽量减少商品的储存成本,同时也最大程度避免了商品自然损耗带来的损失,降低采购成本。

  为了降低损耗,许多果蔬生鲜店都采取专人负责挑选、称重的方式。对此,家住锦绣南园的市民汪春露认为,“蔬菜水果本来就很鲜脆,每来一个顾客就用手来回挑拣,会把好东西给糟蹋了。换一种销售方式带来价格优势,我认同。”许多果蔬生鲜店的销售人员也表示,不允许顾客自己动手挑拣,一方面减少不必要的损伤,另一方面又节约了大家排队等待的时间。如果对买到的某个商品不满意,可以当场进行更换。

  融入互联网 巧打“服务牌”锁定年轻人

  进入记者调查视线的另一家知名水果连锁店,目前在大连地区开有十八家店铺,店面选址多靠近写字楼以及大型购物中心,尽管店铺面积相对较小,但品种齐全,以精品水果居多,特别是来自南方的水果应有尽有。

  记者从业内同行了解到,该品牌连锁店从店面选址、装修到商品采购,都由其南方总部统一安排确定。因而各店销售的商品成色和价位统一,店内工作人员训练有素,各店之间的联系沟通密切。

  与传统水果超市不同的是,该品牌连锁店开通了网上商城,顾客通过微信可以参与部分商品的团购,并可就近到市内任一门店取货。各门店针对各自的顾客群体建立了微信群,群里每天都会通报实时库存情况,让顾客少走冤枉路。为了更好地提升顾客体验,门店还提供免费切块、榨汁、去壳等服务,方便顾客及时食用。

  记者在一天内的12时和17时分别走访了该超市的两家分店,店内团购取货的顾客络绎不绝,这些顾客几乎都是年轻人。在中山广场附近上班的刘妍告诉记者,她一般在午休时间前来购买水果:“我跟同事会合买一些水果,比如哈密瓜、火龙果,店里切块打包,拿回公司就可以直接食用了。平时我自己买哈密瓜,吃一半扔一半,切起来又麻烦。这下在店里全都给搞定了,既方便又不会产生浪费。”

  夹缝寻商机 善打“差异牌”拾遗补缺

 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,大多数分散在各个居民区的小型果蔬超市,虽然没有以上两家品牌超市广泛的覆盖率和庞大的客户群,但依然凭借自身独有的优势占据一席之地。某连锁超市采取统一采购和柜台租赁结合的方式,果蔬水产以统一采购为主,同时对一些临街展台进行对外租赁,用于销售干果、糕点零食等。产品实行差异化销售,既保证了销售产品的多样性,又降低了店铺的租赁成本。而一些非连锁的果蔬超市,在销售方式上则较为灵活,通过搭送商品或是免收零头等方式,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价格上的劣势。

  中南路附近许多住宅小区位于山坡之上,居民出门买菜十分不便,有一家果蔬市场就设立在山脚下的小区门口。家住阳光花园的姚华芳说,在这里买菜图得就是方便。不然,为了买两斤土豆,来回要走两站地外加过一个红绿灯路口,算算省了几毛钱,太不值得了。记者调查时了解到,许多小型果蔬市场、超市,针对大型果蔬连锁超市的空白区域,进行拾遗补缺,既满足当地百姓的日常需求,又形成自我优势。

  随着新业态的形成,意图价格战抢夺市场的想法已然行不通。年轻人侧重购物体验,中老年顾客注重便捷和价格,不同顾客的需求反应了市场的未来走向,也促使传统果蔬商超进行不断分化,最终锁定顾客群体,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立足的道路。 本报记者杜杨楠

编辑: 张四清
关键词: